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2名导师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发布者:伏健发布时间:2019-06-25浏览次数:289

近日,省教育厅发文公布第五届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学校16名导师入选,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杨朝合、柳云骐2名导师获评。

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获评的2名导师治学严谨、作风正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精心指导研究生,关心研究生各方面的成长,注意因材施教,尤其注重研究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潜心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杨朝合,教授,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监管监察学院(青岛)院长,同时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秉持立德树人理念,立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落实科教融合、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积极拓展化工前沿研究,至今公开发表论文30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13次。培养毕业的研究生大多工作在生产、科研和教学第一线,部分转移到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岗位。

柳云骐,教授,秉承立德、勤奋和树人的工作风范,助推研究生成长成才。创新培养方式方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育理念,打造针对不同研究生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化培养方案;针对不同高校研究生生源,摸索补短板、强优势的因材施教方法;通过与合作企业的协同创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催化学科核心竞争力,拓展催化与新能源、节能减排和再生资源利用等交叉领域的研究方向,适应学校学科发展和个性化研究生培养。三年来,招收博(硕)士生23名,毕业25名,4位博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篇省优秀博士论文,2篇校优秀博士论文;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一区13篇(高被引论文篇)、二区2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山东省自2006年开始组织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目的是激励广大研究生指导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促进学校建设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次全省共有296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