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国聪研究员受化学化工学院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在古镇口校区重油会议室219,为学院师生作题为“CO酯化的纳米催化技术及应用——甲酸甲酯和碳酸二甲酯”的学术报告。
郭国聪研究员首先从煤化工技术路线拓展到酯类化学品合成新技术,并分享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生产示范全链条的实施。从研究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与Pd结构、载体结构的构效关系,到研究稳定性与表界面结构的构效关系,他提出了关于CO酯化共性关键规律,并与大家分享了关于甲酸甲酯和碳酸二甲酯的技术革新。
报告结束后,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环节,郭国聪研究员对师生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详细解答。最后,报告在老师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郭国聪,男,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卢嘉锡基金会理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负责人。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政府特殊津贴(2006),曾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卢嘉锡优秀导师奖(2009)、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2015)、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第三批福建省特殊支持“双百计划”人才(2018)。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0)、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1、2004)、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3)、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二等奖(2020)。曾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Engl, Adv Funct Mater, Nat Commun, ACS Catalysis等国际高影响力刊物上发表520多篇SCI论文,H因子70;授权中国专利50多件、授权美国和欧洲专利近6件;取得软件著作版权近12件。团队瞄准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围绕功能基元学术思想的提出和验证,开展电子结构晶体学新方法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无机-有机杂化光功能材料;(2)C1纳米催化材料;(3)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作者:王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