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2024年学术与文化交流会

发布者:张倩发布时间:2024-12-19浏览次数:10

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2024年学术与文化交流会


12月6日至7日,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学术与文化交流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翠宫会议中心圆满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坚教授,实验室主任徐春明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相关专家及师生等360余人参加会议。


大合影-新闻图.jpg

实验室主任徐春明院士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他深情回顾了实验室三十五载的光辉历程与卓越贡献,强调实验室能够成长为国家战略科技的中坚力量,离不开全体师生的齐心协力与不懈奋斗。在这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实验室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企业需求,满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徐院士还寄望实验室一年一度的学术与文化交流盛会,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北京与华东的重要桥梁。通过传承文化精髓、激发创新思维,源源不断为实验室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推动其在未来再创佳绩。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多位学术界与行业领域的顶尖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一系列精彩的大会报告。这些专家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的马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罗正鸿教授、清华大学的史翊翔教授以及实验室副主任陈小博教授。大会报告由蓝兴英教授和田原宇教授主持。



马安教授以《基于分子管理的新型炼化生产工艺流程再造》为题,通过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与会者深入剖析了炼化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路径。罗正鸿教授带来的《化工领域中的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报告,从化工数据的特点切入,详细阐述了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在石化行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广阔前景。史翊翔教授发表了题为《高温电化学能量转化与储存》的报告,聚焦于高温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优势,并呼吁师生积极投身于高温电化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陈小博教授则以《烃类催化裂解多尺度作用机制探究与应用》为题,探讨了烃类催化裂解的复杂微观机制,并分享了团队在高性能催化材料研发中的创新成果。

本次会议设立了四个分会场,分别聚焦于重质油化学、重质油转化利用催化剂、重质油转化利用工艺与工程以及储能材料与氢能四大主题。会议期间,共呈现了92个口头报告,并展示了56幅墙报。参会师生热情高涨,积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讨论与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的碰撞激发出众多创新灵感,为与会者的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宝贵的思路。这种高质量的交流为促进实验室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彰显了学术与文化交流会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