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数据所属人) | 奖励名称 | 获奖时间 | 获奖类别 |
刘贺 | 劣质重油改质、加工成套技术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 | 2017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
乔英云 | 农林废弃刊物大规模资源化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 2015 |
|
田原宇 | 农林废弃刊物大规模资源化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 2016 |
|
田原宇 | 农林废弃物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及其产品高值化梯级利用 | 2015 |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
刘欣梅 | 催化裂化催化剂多组元设计与全周期高效利用技术 | 2014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张金弘 | 农林废弃物大规模资源化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 2015 | 无 |
刘东 | 高含水油田化学驱渗流理论与开发方法及工业化应用 | 2014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郭爱军 | 劣质重油改质、加工成套技术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 | 2017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
郭爱军 | 高液收的延迟焦化(HLDC)新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 | 2016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 |
夏道宏 | 轻质油品脱硫、脱硫醇精制的固体碱技术及应 | 2010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 |
阎子峰 | 新型碳基复合材料中的表面与界面特性 | 2011 | 山东省自然科学奖 |
阎子峰 | 多产轻质烯烃和柴油的新型裂化催化剂研究 | 2011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阎子峰 | 一种使FCC废催化剂复活的方法 | 2012 | 山东省专利奖 |
阎子峰 | 催化裂化催化剂多组元设计与全周期高效利用技术 | 2013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阎子峰 | 催化裂化催化剂多组元设计与全周期高效利用技术 | 2013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覃正兴 | 高硅铝比NaY分子筛的合成和改性技术与工业应用 | 2016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 |
吴文婷 | 碳基高性能电化学储能复合电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 2018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 |
胡涵 | 碳基高性能电化学储能复合电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 2018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 |
吴明铂 | 碳基高性能电化学储能复合电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 2018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 |
李大伟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低碳能源化工创新团队 | 2018 |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
张金弘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低碳能源化工创新团队 | 2018 |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
乔英云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低碳能源化工创新团队 | 2018 |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
田原宇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低碳能源化工创新团队 | 2018 |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
乔英云 | 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液化产品高值化梯级利用与关键装备技术 | 2017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 |
田原宇 | 农林废弃物快速热解液化产品高值化梯级利用与关键装备技术 | 2017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 |
郑经堂 | 新型光敏剂电子/能量转移路径的构建及其基础应用研究 | 2017 | 青岛市自然科学奖 |
吴明铂 | 新型光敏剂电子/能量转移路径的构建及其基础应用研究 | 2017 | 青岛市自然科学奖 |
吴文婷 | 新型光敏剂电子/能量转移路径的构建及其基础应用研究 | 2017 | 青岛市自然科学奖 |
乔英云 | 生物质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毫秒热解多联产技术 | 2017 | 青岛市技术发明奖 |
阎子峰 | 碳基功能材料的表界面效应原理与设计 | 2017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 |
肖家治 | 高苛刻度低结焦速率焦化炉技术 | 2017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郭爱军 | 劣质重油供氢减粘-深度热解组合工艺 | 2017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王宗贤 | 劣质重油供氢减粘-深度热解组合工艺 | 2017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刘东 | 劣质重油供氢减粘-深度热解组合工艺 | 2017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阎子峰 | 纳米碳材料的表界面调控及其物理性能增强机理 | 2017 | 山东省自然科学奖 |
王宗贤 | 高液收的延迟焦化(HLDC)新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 | 2016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 |
郭爱军 | 石油基环保型橡胶软化 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 | 2016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殷长龙 | 石油基环保型橡胶软化 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 | 2016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刘东 | 石油基环保型橡胶软化 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 | 2016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杨朝合 | 提高轻油收率的深度延迟焦化技术 | 2016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肖家治 | 提高轻油收率的深度延迟焦化技术 | 2016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郭爱军 | 劣质重油供氢减粘-深度热解组合工艺 | 2016 |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
王宗贤 | 劣质重油供氢减粘-深度热解组合工艺 | 2016 |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
刘东 | 劣质重油供氢减粘-深度热解组合工艺 | 2016 |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
杨朝合 | 焦化蜡油催化裂解生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新技术 | 2016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 |
陈小博 | 焦化蜡油催化裂解生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新技术 | 2016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 |
张强 | 焦化蜡油催化裂解生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新技术 | 2016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 |
李春义 | 焦化蜡油催化裂解生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新技术 | 2016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 |
陈小博 | 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新技术 | 2016 |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
张强 | 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新技术 | 2016 |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
李春义 | 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新技术 | 2016 |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
杨朝合 | 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新技术 | 2016 |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
张金弘 | 生物质双管耦合毫秒热解液化成套技术及其应用 | 2015 |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
田原宇 | 生物质双管耦合毫秒热解液化成套技术及其应用 | 2015 |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
乔英云 | 生物质双管耦合毫秒热解液化成套技术及其应用 | 2015 |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
蒋文春 | 紧凑高效换热器及工业化应用 | 2015 |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 |
郭宁 | 结构可控型纳米多孔炭高效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 2015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郑经堂 | 结构可控型纳米多孔炭高效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 2015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吴明铂 | 结构可控型纳米多孔炭高效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 2015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王宗贤 | 劣质重油供氢热裂化改质降粘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 | 2014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
吴明铂 | 可见光驱动有机废水降解技术 | 2014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郑经堂 | 可见光驱动有机废水降解技术 | 2014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吴文婷 | 可见光驱动有机废水降解技术 | 2014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郑经堂 | 特种煤基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2014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 |
田原宇 | 特种煤基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2014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 |
张金弘 | 新型高效率、超大处理能力的NS 复合塔板技术研发及其工业化应用 | 2014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乔英云 | 新型高效率、超大处理能力的NS 复合塔板技术研发及其工业化应用 | 2014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田原宇 | 新型高效率、超大处理能力的NS 复合塔板技术研发及其工业化应用 | 2014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郑经堂 | 多维环保型多孔炭的可控制备及功能化 | 2014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 |
吴明铂 | 多维环保型多孔炭的可控制备及功能化 | 2014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 |
王槐平 | 催化裂化催化剂多组元设计与全周期高效利用技术 | 2014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阎子峰 | 催化裂化催化剂多组元设计与全周期高效利用技术 | 2014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刘欣梅 | 催化裂化催化剂多组元设计与全周期高效利用技术 | 2014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